-
吃高蛋白及高脂肪类食物过多易引发大肠癌
经常吃高蛋白及高脂肪类食物过多,可促使胆囊向肠道排泄胆汁增加,某些细菌将部分胆汁转化为二次胆汁酸,这些胆汁酸是一种促癌物质,和其它致癌物质共同刺激肠壁,易引发大肠癌。...[详细]
2023-08-02 18:01 -
预防大肠癌,除了改掉坏习惯,还有几种新方法!
01大肠癌的高危习惯——吃得太好,动的太少医生们认为,结直肠癌也是吃出来的病,懒出来的病,概括为:吃得太好,动的太少,即三多两少:三多——高脂肪、高蛋白、高热量食物吃得太多;两少——运动少、膳食纤维摄入少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条:1、限制红肉类、饱和脂肪以及各种加工肉类、油炸、烟熏、烧烤等视频的摄入;2、吃更多的蔬菜、鲜鲜水果、豆类、坚果、全谷物;3、维持正常的体重;4、持续、规律的锻炼;每周至少5天有中等强度的锻炼超过30分钟;5、少喝酒或者不喝酒;任何剂量的酒精都人体都没有好处,更不可能有养生作用;6、戒烟;7、45岁以后进行规律性的肠镜检查,如果有家...[详细]
2023-08-02 18:01 -
研究:多吃植物纤维可防大肠癌
近来,一项对欧美人的饮食习惯与肠癌早期症状的大规模研究表明,多吃富含植物纤维的食品,能够降低肠癌发病率。英国人和法国人从蔬菜中得到植物纤维,荷兰人和德国人从谷物中得到植物纤维,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则从水果中得到植物纤维,但科学家说,不论植物纤维来自哪里,它都能够降低肠癌的患病危险。 这项研究涉及欧洲10个国家的50多万人,是研究饮食与癌症关系中样本最多的一次。其结果表明,如果人们将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摄入量增加一倍,他们患肠癌的危险就会降低40%。科学家说,应该多吃水果、蔬菜及粗粮做的面食,少吃肉食及脂肪较多的食品。 在对约3600名体内长有良性结肠肿瘤的人及3。4万名...[详细]
2023-08-02 18:01 -
大肠癌临床表现科普
直肠癌首先表现的是直肠的刺激症状,大便次数增多,大便不成形,大便形状变细,排便费力。后期可出现便血,量较多,颜色多为暗红色,伴有黏液,有的甚至就是黏液血便。注意勿将直肠癌便血与痔疮混淆,痔疮出血多为鲜血,量较少,通常为便后滴血,与大便不相混合。结肠癌多以消耗为主要表现,例如:贫血,消瘦,乏力,低热等表现,腹部可触及包块。早期结肠癌多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,大便干燥和腹泻交替出现,便中可混有暗红色血,与便混于一起,晚期出现肠梗阻症状:腹痛,腹胀,停止排便排气。...[详细]
2023-08-02 18:01 -
我国大肠癌好发部位
大肠癌比较常见的是右半结肠,然后是乙状结肠和直肠,横结肠和降结肠相对来说就差那么一点点了。但总体来说,整个大肠的各个部位都是可以发生的,只不过频率有高有低而已,其临床症状因发生部位而异,右半结肠肿瘤的常见症状以腹痛为主,常感到右下腹疼痛,有时患者可自行触摸肿块,其次是贫血,是由于肿瘤反复破裂或消耗肿瘤所致,患者常有贫血症状。所以对于反复贫血或者贫血比较严重的病人,要当心是否有肠道肿瘤的可能,要及时去医院检查,做到早发现,早诊断,早治疗。...[详细]
2023-08-02 18:01 -
早期大肠癌如何发现
大肠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熟悉的疾病,很多人都知道大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,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。早期大肠癌如何发现:要想及时发现大肠癌,一定要积极体检。预防大肠癌要呼吁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并且还要定期进行体检。早期发现大肠癌的重要方法,是对人群进行定期的健康普查。大部分早期大肠癌和全部中、晚期大肠癌患者,都有小量大便出血现象。出血有的是显性的,能用肉眼看到;有的是隐性的,用肉眼看不到,通过实验室的化验可以发现。再配合肠镜检查,就可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大肠癌性病变。注意大肠癌的遗传性。大肠癌是可以遗传的疾病,所以人们要了解是否有大肠癌家族史。科学研究表明,人...[详细]
2023-08-02 18:01
- 1
- 共 1 页 6 条